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也叫做相位编码(PE),是一个同步时钟编码技术,被物理层使用来编码一个同步位流的时钟和数据。曼彻斯特编码被用在以太网媒介系统中。曼彻斯特编码提供一个简单的方式给编码简单的二进制序列而没有长的周期没有转换级别,因而防止的丢失,或来自低频率位移在贫乏补偿的模拟链接位错误。在这个技术下,实际上的二进制数据被传输通过这个电缆,不是作为一个序列的逻辑1或0来发送的(技术上叫做反向不归零制(NRZ))。

 

  相反地,这些位被转换为一个稍微不同的格式,它通过使用直接的二进制编码有很多的优点。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局域网传输。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又作数据信号;从低到高跳变表示"0",从高到低跳变表示"1"。还有一种是,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对于以上电平跳变观点有歧义:关于曼彻斯特编码电平跳变,在雷振甲编写的<<>>中对曼彻斯特编码的解释为: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表示 1,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表示0,模拟卷中的答案也是如此,写的考点分析中也是这样讲的,而《计算机网络

 

(第4版)》中(P232页)则解释为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为1,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为0。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计算机网络(第4版)》采用如下方式: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的跳变是 1 从低到高的跳变是 0 ,在维基百科网站中从低到高是0,从高到低是1,原文:A 0 is expressed by a low-to-high transition, a 1 by high-to-low transition (according to G.E. Thomas' convention -- in the IEEE 802.3 convention, the reverse is true).,

 

  在一些国外的网站有明确的表示方法。由右图可见曼彻斯特编码在网络应用中和科学家G.E.Thomas定义的不一样。由低电平到高电平是“0”,由高电平到低电平是“1”才是网络上的通俗用法。

 

  两种曼彻斯特编码是将时钟和数据包含在数据流中,在传输代码信息的同时,也将时钟同步信号一起传输到对方,每位编码中有一跳变,不存在直流分量,因此具有自同步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但每一个码元都被调成两个电平,所以只有调制速率的1/2。

 

  就是说主要用在传输的一种编码方式。 【在曼彻斯特编码中,用电压跳变的相位不同来区分1和0,即用正的电压跳变表示0,用负的电压跳变表示1。因此,这种编码也称为相位编码。由于跳变都发生在每一个码元的中间,接收端可以方便地利用它作为位同步时钟,因此,这种编码也称为自同步编码。】

 

  Manchester encoding uses the transi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timing window to determine the binary value for that bit period. In Figure , the top waveform moves to a lower position so it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zero. The second waveform moves to a higher position and is interpreted as a binary one .

 

关于数据表示的约定

  事实上存在两种相反的数据表示约定。

 

  第一种是由G. E. Thomas, Andrew S. Tanenbaum等人在1949年提出的,它规定0是由低-高的电平跳变表示,1是高-低的电平跳变。

 

  第二种约定则是在IEEE 802.4(令牌总线)和低速版的 (以太网)中规定, 按照这样的说法, 低-高电平跳变表示1, 高-低的电平跳变表示0。